


红枣下树后,潘巧玲开始通过手机直播在网络销售红枣,实现红枣“云”上销售。 文广中心记者 陈欢 摄
“咱家红枣的品质看得到的,所见如所得,都是这样圆润饱满……”二二四团五连职工子女潘巧玲正在直播间同云上网友介绍和田玉枣的详细情况。
近年来,随着电商产业不断发展,直播带货成为热门营销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特色产品不断走出“深闺”,加速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一批年轻人创业、就业,成为职工群众重要的增收致富新渠道,潘巧玲就是其中一位。
眼下,正是红枣销售的旺季,这段时间,每天下午五点,潘巧玲都会准时打开直播和粉丝们见面,售卖自家的红枣。“为了尽快把家里的枣子卖出去,每天至少要直播两个小时,多的时候要直播八九个小时。”潘巧玲介绍说。
今年27岁的潘巧玲十多岁就跟着父母来到二二四团种植红枣,红枣种植是一件辛苦活,一年12个月有11个月都在忙碌,施肥、抹芽、修剪、采摘、销售,父母一年的劳累操持,潘巧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总想能为父母分担些。潘巧玲说:“父母特别辛苦,一年没闲的时候,种植红枣,一年要忙11个月,特别不容易。”
种地,苦点累点不可怕,最担心的是辛苦一年,收上来的红枣卖不上好价钱,父母那一辈最有体会。“前几年,红枣销售以客商线下收购为主,红枣价格被压得很低,一年辛苦到头来只能卖上几万元,特别不划算,我就想着通过网销渠道把红枣卖出去,让家里有更多的收益。”潘巧玲说。
六年前,潘巧玲毕业返乡正好赶上电商兴起,直播带货的风头正盛,于是,潘巧玲大胆尝试通过互联网来销售自家的红枣,成为二二四团最早通过电商销售自家红枣的先行者之一。“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售出几十单,随着口碑的不断积累,后面的销量一点一点好起来,现在一年销售100多吨红枣根本不成问题。”潘巧玲自豪的地说道。
从最开始一年销售几百公斤,到如今一年销售百余吨,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潘巧玲走上了一条有别于父辈那一代的电商致富之路。
12月12日,红枣网销初见成效,潘巧玲抓紧时间打包红枣快递,将红枣运往全国各地。文广中心记者 杨智 摄
在潘巧玲拍摄的短视频里,一家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俨然一副集团作战的模样。潘巧玲说:“我每天主要的工作是视频文案策划、拍摄和直播,我丈夫负责联系快递物流和打包发货,公公婆婆则专心管理枣园种植,虽说比以前单纯种地更辛苦了,但一家人齐心协力齐上阵,带来的收益也比以前更加可观。”
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如今,潘巧玲每年不仅把自家的红枣销售一空,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帮着周围邻居销售。展望未来,潘巧玲说:“短短四天,就已经销售了五六千单的红枣了,可见电商的市场依旧前景无限。以后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投身电子商务这一领域中,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提升红枣的附加值,让咱的和田‘玉’枣卖到更远的地方,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来自二二四团的甜美味道,也让大家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驻站记者 李亚军 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杨智 陈欢)
作者:李亚军 杨智 陈欢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