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邦:用青春开创“甜蜜”事业

来源:​遇见224     点击量:203   发布:2023-02-20
分享到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八连职工子女张正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承包设施农业大棚,种植草莓、栽种西瓜,用青春和汗水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甜蜜”事业。

早晨十一点,当暖融融的阳光覆盖住大棚三分之一处时,张正邦准时打开大棚保温被电动阀门,保温被缓缓升起,大棚里瞬间亮了起来。睡了一夜的草莓,绿油油、红彤彤,显得格外精神。张正邦也开始忙碌起来,认真地查看每一株草莓,对每一株草莓的花和果进行梳理。张正邦说:“每天都要不停的打老叶、疏果,这样才能保证草莓的品质,虽然不是很累,但是必须要有细心和耐心。”

微信图片_20230220120414

张正邦正在给草莓打老叶、蔬果。文广中心记者 张曌静 摄

今年24岁的张正邦,2021年从武汉工程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投入到农业领域,在家门口的一家农业企业实习半年后,决定承包设施农业大棚,种植草莓。谈及种植草莓的原因,张正邦说:“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草莓,而且草莓的价格、销量都很好,再加上沙土地种出来的东西都偏甜一点,我就想着种两个大棚尝试一下。”

说干就干,在父母的支持下,张正邦拿出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和实习挣得工资,在去年8月份栽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从起垄到栽苗,从施肥浇水到病虫害防治,从日常的疏花疏果到老枝叶的采摘,张正邦全身心地扑在草莓管理上,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大棚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正邦精心呵护管理下,两棚草莓成活率都在95%以上。“虽然很辛苦,但是第一年毕业创业,还是非常想成功,所以就要付出很多努力。”张正邦说道。

从开花到结果,眼看着草莓就要成熟上市了,但春节前一场罕见的大雪和长时间的低温天气,给张正邦的草莓蒙上了一层阴影。张正邦说:“今年是受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影响,草莓苗进入了休眠期,长得非常缓慢,虽然草莓苗长势很好,但是已经影响了上市时间。”

虽然推迟了草莓的上市时间,但万幸的是,草莓苗株没有冻死。这段时间,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张正邦大棚里的草莓也迎来了成熟采摘期,每到周末,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

来大棚采摘的小朋友杜渃初说:“我今天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采摘草莓,非常的开心,草莓又甜又红非常好吃,我最喜欢这个地方了。”

微信图片_20230220120417

小朋友正在展示采摘的草莓 文广中心记者 张曌静 摄

“周末刚好草莓棚开棚了,我就想着带着孩子过来采摘一下草莓,想让孩子来体验一下采摘的过程,草莓的品质还是挺好的,味道也很甜的。”采摘游客季艳姣说道。 

从种植草莓中尝到甜头的张正邦计划今年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他家的草莓。他说:“现在销售主要还是以采摘为主,销量很好,供不应求,目前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将近1万元,这两个棚这一岔结束销售额能达到10万左右,今年8月份我计划再扩大4个棚,草莓产量上去的话,让广大朋友们都能吃到又新鲜品质又好的草莓。”

“苗子这样放,你可以三个三个的栽......”除了种植草莓这一甜蜜事业,张正邦还把目光瞄准在西瓜的种植上。春节过后,张正邦又承包下两个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大棚,今天趁着阳光好,他赶紧栽种下这棚西瓜,为赶上5月份的好行情抢抓农时。张正邦说:“这一个棚大概能种3500个西瓜苗,目前来看,可以赶上5月份的行情,我非常有信心把西瓜给种好的。”

微信图片_20230220120420

 张正邦正在栽西瓜苗 文广中心记者 张曌静 摄

最激昂是少年志,最闪耀是追梦人。张正邦,新时代的兵团新农人,在兵团这片热土上,他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用青年的智慧来耕耘,书写着新时代兵团人的奋斗故事。他说:“父母一直都在二二四团种地,我又是兵团的孩子,现在种地的方式也和父母那一辈不一样了,现在种地需要更科学、更精准的管理,我想通过自己的知识来为自己的家乡,为兵团做一些贡献。”(驻站记者 李亚军 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张曌静)

作者:李亚军 张曌静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