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立秋过后,金黄遍野,二二四团一望无际的向日葵进入收获期,丰收的向日葵成为乡间田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走进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一连职工孙新胜的向日葵地中,现场机器轰鸣,采收、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五六名职工一字排开,走在脱粒车的前方,他们分工协作,熟练地将已晒干的向日葵盘投进收割机脱粒收获。经过脱粒后的葵花籽被运送到挑选处挑选。
“今年我一共种植了420亩向日葵,每亩地产量200公斤左右,现在市场价,一公斤13元到14元左右,去掉成本,一亩地效益在1000元左右,现在采收工作已接近尾声,正在陆续清选,马上装袋等待收购商过来收购。”孙新胜说。
采收方面,孙新胜的葵花地全部采用现代化机械脱盘、筛选、脱粒,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现在采用机械分选,极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拉回来的葵花籽用分选机分选,把杂质和坏籽挑选出来,再进行打包,等待收购商过来收货。”孙新胜说。
管理方面,孙新胜采用滴灌技术进行日常浇水,通过管道与地面滴灌设施配套,将水滴到作物根部,具有减排、节水、省工、省电等特点。
孙新胜说:“我日常使用滴灌进行灌溉,只要把水阀的水打开,整片地就开始大面积灌溉,省工省力的同时每亩地可节水300-350立方米,一年用电也仅为800度左右,非常方便。”
据悉,孙新胜种植的食用向日葵品种优良,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二二四团独特的土壤,为其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生存环境,其所产出的葵花籽颗粒饱满、清香酥脆深受疆内外消费者青睐。
“我们有向和田周边销售,比如昆玉、皮山这些地区,也有北疆收购商来收,前几天就有北疆商人过来跟我谈具体的价格,准备用大挂车前来收购,所以说根本不愁销路。”孙新胜说道。
近年来,二二四团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紧紧围绕“优枣、强畜、兴特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科技化种植、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营,鼓励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拓宽增收致富路。(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唐科文 黄祯)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