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团“老人之家”,让文明实践站“活”起来

来源:魅力玉泉     点击量:94   发布:2023-12-21
分享到

时至深冬,南疆万物萧索,街道上人烟稀少。

第十四师二二五团一连的“老人之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声,走进“老人之家”,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茶,脸上挂着笑容。

一旁,二二五团一连“访惠聚”工作队几人正给“老人之家”的主人买赛地·吐送传达着喜讯。

“阿卡,您的这个院子,过段时间,北京援疆指挥部又将给您挂上一块‘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中心的牌子了!”二二五团一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闫进德笑着告诉买赛地·吐送。

近日,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发布了一个2023年北京援疆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中心的名单,二二五团“老人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名列其中。

二二五团“老人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凭何入选的呢?

无偿照养老人,脱贫不忘乡邻。

买赛地·吐送,二二五团拉依苏村的一个普通群众,瘦小精干,年近60岁,脸上眼角的褶皱,因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而略显醒目。

13

2018年1月1日,二二五团正式接管于田县“两场一区”,彼时,他家还是团场重度贫困家庭。后来,连队为了帮助他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买了鸡苗,给他提供养殖技术辅导。2019年,买赛地·吐送靠着养殖致富,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党的好政策下,我的日子好了,也想为连队做点事。”买赛地·吐送说。

同年,团场计划在连队建立一个日间孤寡老人照料中心,专门照顾连队孤寡独居,子女在外,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赛地·吐送得知后,主动提出在自己家里办照料中心的想法,得到了团场的支持。

平均每天30多个老人,除了周六周日,许多老人要去赶巴扎,一星期5天,一天一顿饭,妻子女儿负责做,买赛地负责接送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这一做就是5年,中间也有过粮框见底,准备卖家里的牛羊,妻子女儿忙不过来,埋怨不解的时候,买赛地·吐也没想过放弃照顾老人。

14

买赛地的妻子女儿虽然嘴上抱怨,但是行动上还是一直默默支持他。渐渐的买赛地的真诚和善良在人群中传开。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和充满志愿服务精神的年轻人了解到他的故事,给“老人之家”带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志愿服务。

“一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年轻人,老人们就高兴得不得了,他们高兴,我也高兴。”买赛地·吐送说。

去年,二二五团依托买赛地·吐送的故事,把“老人之家”打造成了尊老敬老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走进“老人之家”,葡萄架上彩旗飘飘,休息区整齐地摆放着藤椅、茶几等。一间小房子里,洁白的墙上,挂满了买赛地获得的奖牌和各种志愿活动的照片,让浓厚的文明实践氛围扑面而来。

15

元旦、春节、端午、重阳……逢年过节,二二五团团委、妇联、连队等,总会来“老人之家”开展打扫卫生、包饺子、传统文化活动表演等志愿服务,把欢声笑语带给老人,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受浓厚的敬老精神。

“我们经常到老人之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老人们聊天,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二二五团西部计划志愿者刘航泳说。

买赛地·吐送的故事和其鲜活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对美德家风的理解,也让二二五团“老人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了。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