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和泰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服务团曾获得2022年度兵团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被列为兵团重点社会实践项目发展培育。此次宣讲团将利用三下乡实践活动致力于打造三支队伍。
打造一支“会服务”的实践队伍。团队坚持“三课两调”加“一入户一联欢一线上”的实践计划,为“普法大讲堂”准备生活化场景剧,通俗易懂地宣讲法律知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国语培训班”的日常教学中,巧妙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讲内容;通过“爱心小课堂”将“思想信念+关爱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中成长。
打造一支“能宣传”的实践队伍。一是做好兵团成果的宣传工作,团队所在服务实践地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北界切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代兵团人让绿色向沙漠地纵向推进25公里,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二是做好高校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适应全媒体发展格局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留存新时代兵团高校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鲜活印记。
打造一支“懂合作”的实践队伍。一是在实现与服务地取得联系的基础上,丰富连队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针对性地服务当地文化教育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连队做实事、解难题,为兵团作贡献、优服务。二是根据实践服务地点的实际情况,与前来二二四团的其他社会实践队伍进行沟通,充分交流实践经验,提升学习实践技能,在和谐融洽的沟通氛围中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以青春力量扬“奉献”之帆,寻访连队乡村,问路戈壁绿洲。在沙漠边缘的风沙中,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倾尽所学,怀揣着憧憬与赤诚,背起“民族团结”的行囊,历经24小时,横跨1924公里,穿越山河与希冀,奔赴一场与南疆久违的重逢。乘风破浪,再起航!(通讯员 宋梓辰 颜晓玉 沈昊然 许俏殊 陈诗雨)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