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通了!终于用上了天然气。”随着开关阀门、通电打火等一系列操作,家住仁和小区的王磊让燃气灶瞬间升腾起一团蓝色火焰。
12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五团管道天然气成功通气,标志着二二五团正式进入了天然气时代。
在通气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保障天然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二二五团用上天然气是一件大好事,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二二五团城镇与生态保护中心主任马军全激动地表示。
用上天然气,不再依赖瓶装液化气,是二二五团职工群众多年来的夙愿。今年以来,二二五团党委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第十四师昆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塔西南利民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联动、同题共答,全力推进天然气进团入户
“今年6月6日进场施工,到10月底团里的管道基本铺设完成,11月16日竣工验收,现在职工群众都能用上天然气了。”二二五团城镇与生态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刘海亮说。
据了解,二二五团天然气门站及管网建设项目总投资达7000万元,新建了一座综合门站,铺设了总长度为60.73公里的管道,惠及3417户职工家庭。
受益于这项工程,王磊盘算起后面的日子,“以前用液化气灶,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液化气罐算不准哪天就没气了。现在有了天然气烧菜,火力足,又省钱。接下来准备给我们湘疆情饭店也接上天然气,以后再也不用扛着100公斤的液化气罐上楼,日子肯定越来越美。”
相比瓶装液化气,管道天然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更高的安全性。由于其密度低于空气,一旦发生泄漏,天然气能够快速扩散到室外,减少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风险。此外,天然气的价格较为稳定且成本较低,因此通气后,二二五团职工群众的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
“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守护职工群众温暖过冬。接下来,二二五团将加强燃气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让广大职工群众都能安心用气。”刘海亮介绍道。
自建团以来,二二五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重点关注职工群众最关切的实际利益问题,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民生实事。今年来,包括教育惠民、文体科技惠民、公共服务提升改造在内的十大民生行动稳步实施,如二二五团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城镇基础设施(道路)补短板工程、“护学专线”等具体措施相继落地,显著增强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通讯员谢苏林)
作者: 编辑:王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