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与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五连的第四次美好相遇。7月5日,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赴该团五连的中华文化社会实践团在五连的会议室中以“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的生动开场白,开展了破冰活动。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各民族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了解,为即将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这是我们的博学楼,一次能容纳上万名师生在这里学习知识。”实践团成员吴谦指着PPT,眼中满是骄傲。随着画面切换,实验室里专注科研的身影、志愿服务中温暖的笑容逐一呈现。七年级的迪丽尔眼睛发亮:“大学太酷了,我一定要考上!”校园图景化作梦想的种子,悄然落在孩子们心间。
图为实践队员吴谦为实践地青少年介绍石河子大学
杨丽萍供图
“松鼠搬家啦!”随着实践团成员赵一羊一声令下,广场秒变欢乐场。“松鼠与大树”游戏里,孩子们和队员迅速组队,“大树”挽起手臂搭树冠,“松鼠”蹲守其中。“猎人来了!”“松鼠”们如脱兔般四散奔逃,来自山东的实践队员伊彦朴一时没找到“大树”,大方地为大家表演了一段方言版《数枣》绕口令,独特腔调逗得孩子们笑作一团,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在这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如春日的溪流般自然交融。
图为实践地青少年表演节目
刘洋供图
“你画我猜”环节更是高潮迭起。抽到“游泳”的小组急得直跺脚,胡什塔尔突然挥臂划水、仰头“换气”,队友秒懂答案;表现“军垦犁”时,孩子们弓身扶犁缓行,旁观大爷红了眼眶,仿佛看到当年和战友们一同艰苦创业的岁月。无需言语,一个动作便心意相通,团结的默契如胡杨根系,深深扎进这片土地。
图为实践队员徐玲与实践地青少年合唱
刘洋供图
实践团的带队教师肖庆华表示:“破冰是文化心桥的起点。”未来,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在昆玉大地上书写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与实践地青少年合照
刘洋供图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