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媒体看昆玉 | “小板凳”上议出“大民生”

来源:​ 多彩昆玉     点击量:0   发布:2025-07-21
分享到

没有主席台,不念讲话稿,几把小凳围成一圈。每周三,在十四师二二五团各连队(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连队的树荫下,一场场特别的“昆仑山下连心会”准时开场。连队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冷暖”,政策疑惑当面问,家长里短敞开说,生产难题现场提。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举办35场,收集问题44件,现场解决或明确路径38件,真正把服务送到了职工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异地看病报销,手续能不能再简单点?”五连的“连心会”上,职工许兴兰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该团社保所工作人员当即拿出手机,一步一步演示如何在线办理备案,帮她省去了来回奔波和繁杂材料的麻烦。

这样的场景在各连队不断上演。二连居民买吐送・买买提在“连心会”上倾诉了无力缴纳社保的苦衷。会后,连队“两委”多方奔走,最终帮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从根源上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二连职工艾吾孜汗・木力和古丽尼沙汗・巴拉提眼看自家葡萄地因人手短缺要误了农时,连队“两委”二话不说,立刻组织人手下地帮忙,解了燃眉之急。

看似简单的“小板凳会议”,背后是一套高效运转的“现场办理+分类交办+上报反馈”机制:简单问题,连队“两委”现场解决;连队层面能协调的,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限时办结;超出连队能力范围的,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上报团场相关部门联动解决。

四连职工郭国胜就切身感受到这套机制的效率。他反映,自家红枣地面临浇水难——水管老化、水压不足影响收成,还提到2018年的一项种植补贴还未到位。问题涉及面广,连队“两委”立即整理上报团场党建办。团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接到转办单后迅速行动:一方面紧急接通自压灌溉用水,启用备用水井缓解燃眉之急,并着手申请资金更换老旧水管;另一方面,翻查历史档案,确认当年补贴早已发放至郭国胜账户,及时向他反馈查询结果。看到问题一个个有了着落,郭国胜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今年收成也重拾信心。

在胡杨社区的一场“连心会”上,社保政策成了焦点。居民们围着社保所工作人员,抛出“养老金怎么算?”“社保断缴了还能补吗?”等问题。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让大家明白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医保,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存下一份安心保障。

“连心会”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它不仅是政策宣讲的直通车、民情民意的收集站,更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的“缓冲带”。从社保医保答疑到就业帮扶,从农事互助到灌溉难题协调,干群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如今,在昆仑山下,一条条汇聚民智、纾解民忧的“连心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实。(谢苏琳 赵珊)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