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园区信息
22.三条行军路线的选择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又称“死亡之海”,意为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据原十五团参谋长白纯史回忆,当时,从阿克苏到和田,有三条路可选择:一条是沿公路经喀什、莎车到和田;第二条是过巴楚顺叶尔羌河到莎车,再转和田;第三条路是从阿瓦提县沿着和田河,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直奔和田。前两条路沿途都有住宿地方,但是路程多出了300多公里。解放和田任务那样紧,时间不允...
21.杨世福:唯一参加电影《进军和田》首映式的老兵杨世福(1927一至今),男,汉族,甘肃临洮人,1949年参加革命。曾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离休前为四十七团干部,现居乌鲁木齐,是四十七团唯一健在的老兵。穿越大沙漠解放和田后,1950年的秋天,杨世福被派到军区的畜牧兽医班学习,学习结束后担任了四十七团生产办公室畜牧组组长。1955年,杨世福和原十五团战士集体转业,成...
张秀英:兵团”十大戈壁母亲张秀英(1930-2015年),女,汉族,甘肃张掖人,1950年参加工作,成为原十五团一名战士,曾经见过毛泽东主席。2006年被兵团评为“十大戈壁母亲”之一。1949年,张秀英和解放军战士黎加美结婚1950年,张秀英从甘肃张掖来到新疆,成为投身部队、建设新疆的女战士,在新疆军区部队建起的七一纺织厂当工人。1955年,为了支持和田建设,她来到丈夫工作的地方,在四十七团...
19.张炳成:孑然一身的沙海老兵张炳成(1927-2010年),男,汉族,甘肃徽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曾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离休前为四十七团职工。解放战争时期,张炳成在十五团当警卫员,他多次听过王震将军讲话,看到过将军发火,也看到过将军开怀大笑。1955年转业后,他在四十七团二连当工人,一辈子都没有成家。1980年王震到和田视察,接见了四十七团的老兵代表,王震问这些老...
18.汪怀德:得到王震将军夸奖的机枪手汪怀德(1932-2014年),男,汉族,陕西汉中人,1948年参加革命,曾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离休前为四十七团兽医。汪怀德于1943年被国民党部队“抓壮丁”,当上了机枪手,打过日本侵略军。1948年3月,在瓦子街战役中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在渭南战役中立了三等功,得到王震的夸奖。部队在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时,他已是机枪班班...
17.王传德:献了终身献子孙王传德(1929-2015年),男,汉族,1929年5月出生,安徽亳州人,1948年9月参军,1949年入党,曾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1955年随部队转业,1984年光荣离休。解放战争中,立三等功两次,在生产建设时期,多次获先进工作者称号。王传德当过班长、排长、副连长,他的四个儿女都是中学毕业就到四十七团工作直到如今。儿女们曾经求过父亲去找战友帮忙,把自...
16.王三:昆仑牧场的守护者王三(1910-1991年),男,汉族,山西平鲁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和田。1980年离休,曾任一牧场水磨组组长等职。王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8年在山西老家参加了八路军,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临出门,父母给王三说了一门亲事,还没顾得上成亲他就随部队离开了家乡。他参加过百团大战,参加过八路军一二〇师敢死队,多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