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架心桥 连心会上解民忧——“连心会”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昆仑之门 红色忆牧     点击量:22   发布:2025-07-03
分享到

在昆仑山脚下,心贴心的对话正悄然改变着一牧场职工群众的生活。自师市部署“昆仑山下连心会”活动以来,一牧场党委迅速行动,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形式、务求实效,精心组织28场次活动,全力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直抵服务职工群众的“神经末梢”,将温暖与实效送到职工群众身边,架起了一座坚实的党群“连心桥”。

党群零距离 民意直通车

一牧场党委打破传统会议模式,将“连心会”开到了职工群众身边。利用每周升国旗、职工大会、入户走访、牧区排查等契机,活动深入居民小区、牧区草场、田间地头。连队“两委”、网格员、民警、党员、致富能手、职工群众等多元主体围坐一堂,面对面听民声、汇民意、解民惑。现场不仅成为问题诉求的“收集站”,更是政策法规的“宣讲台”。“以前总觉得政策离得远,现在干部们面对面讲,有啥困难当场就能提,太方便了!”五连职工如则尼亚孜罕.麦提克日木由衷说道。五连大棚种植户饱受供水管道频发爆裂之苦。连心会上,党支部邀请水管站负责人和技术员现场“会诊”,与种植户共同商讨,最终创新推出“党员联络+限时供水”方案——由热心党员宋自立担任专职联络员,与水管站紧密对接,确保每日7:30至22:00灌溉高峰期水源充足稳定。“宋大哥随叫随到,水管站配合到位,现在浇水再也不用愁了,我们的菜长得更好了!”种植户们对这个高效方案赞不绝口。

282882828

“四有”强保障 连心见实效

针对一牧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各连队(社区)党支部以“四有”机制推动昆仑山下连心会活动落地见效,强化服务保障。一是“有渠道”,依托“接诉即办”,落实连队“吹哨”部门“报到”,确保职工诉求畅通传递。二是“有机制”,明确责任人与时限,实行问题解决闭环管理,保障结果及时反馈。三是“有力量”,整合连队“两委”、党员、职工代表及志愿者力量,凝聚合力、集思广益。四是“有统筹”,区分事项轻重缓急,合理调配资源,提升服务精准度。截至目前,收集急难愁盼问题89条,高效解决74件,问题解决率达83.15%。

枝叶总关情 实事暖民心

“连心会”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一件件惠及民生的实事上,体现在职工群众舒展的眉头和真诚的笑容里。

二连职工麦提托合提·如则麦麦提被占多年的475余亩草场问题,在连心会上提出后迎来曙光。连队第一书记带领调解员、民警联动地方村干部,实地勘查、宣讲法规、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和解协议。“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感谢党支部,是你们帮我找回了‘家当’!”麦提托合提激动地握着干部的手。

29292999299

新职工王振兴怀揣养殖“草原溜达鸡”的梦想,却在连心会上道出了苦无场地的难题。二连党支部迅速行动,研究协调流转4号夏场200余亩草场供其使用,并联合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其在原有旧棚基础上科学搭建鸡舍羊圈。更贴心的是,连队第一书记带领王振兴赴和田市考察市场,帮助其签订供销协议,打通产销通道。“从找地、建棚到跑销路,连队给了我全方位的支持!没有党支部‘搭把手’,我的‘溜达鸡’梦想不可能这么快实现!”王振兴的创业热情被彻底点燃。这一项目的成功启动,不仅为连队增添了新的经济活力,更在职工群众中掀起了干事创业的热潮。

“昆仑山下连心会”活动,以一次次真诚的对话、务实的行动,真正将服务送到了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将问题解决在了第一线。它不仅是一条畅通的民意渠道,更是一个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高效平台。一牧场党委将持续深化这一品牌活动,不断完善机制,丰富内涵,让这座昆仑山下的“连心桥”更宽更牢,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金钥匙”、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引擎”,不断夯实党在边疆基层的执政根基。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