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园区信息
第一节 老兵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 任何精神形态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条件。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影响下的产物。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
第一章 老兵精神的形成 1949年12月,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五团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平息叛乱,解放和田。之后扎根边疆,坚守大漠,垦荒造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他们秉持革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苦战奋斗,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悲壮而雄伟的屯垦戍边史。为南疆和田的稳定发...
序 言 赵建东简介:赵建东,男,汉族,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常务副校长、兵团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1962 年 1月生,河南登封人,1980 年 10 月参加工作,1984 年 12 月入党,中央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职称,一级高级法官。 看着厚厚的两本关于沙海老兵书籍的初稿,一本是 《老兵精神研究》,一本是《沙海老兵口述史》,我兴奋异常,一口气读完,...
党芳口述 党芳 (1984 年 3 月— ),男,汉族,甘肃环县人,中共党员, 大学本科学历,2009 年 7月大学毕业后,参加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 务西部计划项目,在兵团第十四师党委 (行政) 办公室两年服务期 满后,留在四十七团工作,现任第十二师四十七团党委委员、社会 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先后荣获西部计划兵团优秀志愿者,扎 根兵团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第三届“...
杨方中口述 杨方中 (1969 年—),男、汉族,祖籍四川省南部县。本科文化,中共党员,1993年来疆并参加工作。在兵团第三师四十三团连队、学校、机关、团委,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党校任职。在经济日报、侨报、中国农垦、新疆日报、兵团日报、喀什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百余万字,在报刊、网络发表文学作品数百首 (篇)。新闻作品曾获兵团新闻...
纪福园口述 纪福园 (1982 年 6 月—),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金昌人,2003 年 6 月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2003 年 9 月在十二师机关团委从事组织工作;2017年7月调任四十七团,现任四十七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 (正处级)。 2015年在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参加“访惠聚”工作,一年结束后回到原单位,2017年 5月十二师托管十四师四十七团,需选派领导到四...
张国强夫妇口述 张国强 (1947年6月—),男,汉族,安徽宿县人,1964年进疆支边,一直在四十七团六连工作,1999年退休,退休前为四十七团六连职工。 张国强爱人白拉克孜汗·卡斯姆 (1953 年 2 月—2019 年 4 月 7日),维吾尔族,第十四师四十七团人,1969 年与张国强结婚,家属。 采访者注:张国强白拉克孜汗·卡斯姆夫妇是一对民汉夫妻,自由恋爱结婚,...